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向新而行、以新提质,河北正在焕发蓬勃生机。
近年来,全省税务部门坚持以政策激励、精准服务撬动企业研发动力和创新活力,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聚集,更好地服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向新而行
助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低反射陷光结构技术、选择性精密掺杂技术、低阻激光图形化接触技术……近几年,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广。该公司推出的熊猫3.0系列高效组件更是备受关注。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保障。2023年,英利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各项税费优惠1400万元,为持续进行核心技术研发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王亦逾表示。
作为“n型电池技术领跑者”,英利坚持不懈推进自主创新,突破了n型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光伏电池产业化技术瓶颈,实现了产品全气候、全纬度实用化。
充分享受税费红利,保障资金流,是帮助企业走稳创新之路的关键因素。为确保各项税费政策红利及时惠及广大纳税人,今年以来,省税务局应用税收大数据进一步完善纳税人标签,为企业精准“画像”,力争让“政策找人”更快更精准;推行兜底服务,梳理制作税费优惠政策“大礼包”“小折页”,由基层网格员“一对一”上门辅导,持续提升税费政策直达快享精准度。
在鸡蛋壳上雕花,把金属零件严丝合缝地合二为一……近日,笔者走进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高端数控机床的“魔术手”让人惊叹。目前,廊坊精雕已相继推出300多个型号的精雕机,具备“0.1微米进给、1微米切削、纳米级表面粗糙度”的加工能力,微米级加工工艺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好政策更有好落实。当地税务部门帮助我们区分研发费用与经营费用,做好研发辅助账,政策享受更放心。2023年,公司预计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3881.92万元。”该公司财务经理王俊梅介绍。
税费政策支持,精细辅导叠加,有效激活了企业创新动力。廊坊精雕每年将5%以上的收入用于研发,自主研发的五轴数控机床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领域不断落地,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和突破。jdgr200t、jdmr600两款五轴数控机床,更是创下了“国内首次两台机床同时获得成熟度最高等级9级认证”的纪录。
专注在各自细分领域里跑“马拉松”的企业,在河北还有很多。这些企业以攻克关键技术为突破,向“新”图强,开拓市场,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去年,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突破技术难关,建设了年产6亿袋直立式软袋输液产品的数智化生产线。
“新品研发一直是我们公司极为重视的一项工作。”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孟国表示,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司坚持创新投入,不断完善产品梯度开发,先后获批组建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端研发创新平台。
“给力的税收支持政策为我们专注研发创新、培育单项冠军产品带来信心和底气。”孟国介绍,2023年,公司享受先进制造业5%加计抵减进项税2694万元,并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达2334万元。
转型升级
助推传统产业释放新动能
有关专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以新质生产力要素赋能传统产业,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省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促进传统产业借绿突围。
在武安市新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固废处置工厂2号原料大棚里,钢渣经过破碎、磨粉等工序可以变成钢渣粉,用于水泥、透水砖等产品的生产。把钢渣“吃干榨尽”,成为该公司绿色转型发展的增长点。
作为一家集水泥、余热发电、城乡生活垃圾及工业固废(危废)处理于一体的大型建材企业,新峰水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
“近两年,我们积极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研发低碳胶凝材料,挖掘到钢渣里藏着的‘含金点’,为钢渣处置找到了新出路。同时,我们还与清华大学合作,对城乡垃圾废弃物进行一体化处置,使武安成为全国首家城乡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100%无害化处置的县域城市,实现了由传统制造企业向环保生态型、社会服务型企业转型。”转型升级带来的成效让新峰水泥董事长田海奎颇为自豪。
从传统生产型企业蝶变为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建材、数字生态的新型企业集团,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其中,“减税—增加流动资金—加大技术改造—再减税”的良性循环有效激活了企业创新动能。近3年来,该公司累计享受环保税减免525.75万元、增值税即征即退8092万元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4138万元。
今年2月,新峰水泥投资66亿元的钢渣、尾矿、煤矸石制备生态墙地砖项目开工建设,这是该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又一次突破。“只有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才能持续增强企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未来,我们将借力科技创新,开发更多低碳环保项目。”田海奎信心满满地说。
创新是传统企业向上突围的“撒手锏”。
“我们研发的特种工程塑料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其重量仅为同等体积普通钢材的六分之一。”华密新材研究院副院长张伟介绍。
张伟提到的特种工程塑料,是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最新研发成果,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实现了对进口材料的有效替代。为了实现这一突破,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并投资扩建了特种橡塑产业技术研究院,其创新生产的特种橡胶混炼胶被认定为第四批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企业坚持研发创新的背后,是税费优惠政策赋予的底气。2023年,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受各类税收优惠713万余元。董事长李藏稳表示:“税费优惠政策的有效落地,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研创新中。”
随着一项项创新支持政策的推出、落地,河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一批又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被攻克。
投入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20个自主科技立项项目开花结果,新申请通过发明专利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6项成果成功应用于公司新生产线建设……一组组数据显示着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在2023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显著成效。
2023年7月,全球首条18.3米直缝焊管、螺旋焊管两种工艺新能源生产线在中油宝世顺公司竣工投产,填补了国内新能源焊管领域的空白,可为我国氢能输送和重大能源项目管道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多项成果,这些都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2023年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就达2300多万元。税惠红利的及时到账,让我们有更多资金进行设备技术迭代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中油宝世顺公司财务负责人朱振表示。
前瞻布局
助推未来产业向阳而生
当前,河北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在大数据、机器人、生命科学等新赛道上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大数据枢纽集群的一员,中国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也是京津冀区域目前在建面积最大、建设等级最高、机架规模最大的核心级数据中心,于2023年7月正式运营。
近日,笔者走进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在智能城域网、泛在接入网、光传送网等算力承载网络的支持下,即可体验“一跳到北京”的2毫秒内超低网络时延,区域间、区域内各城市间数据极速全光互通互访。
“税务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及时周到的服务。在项目建设初期,税务干部第一时间到产业园走访,带来了包括电子税务局操作手册、税费申报缴纳流程、税源管理部门凯发网的联系方式的‘开业礼包’,帮助我们安心落户、平稳起步。”该产业园负责人许杰说。
张家口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绿电优势,逐步形成了以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张北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数据产业集聚区。
为助力张家口加速建设京津冀“算力之都”,当地税务部门成立数据产业助企团和大数据管理服务专班,为企业在开办期、建设期、投产期、达产期分别提供不同的涉税服务,同时跟踪解决企业涉税疑难问题,提供个性化政策辅导,以陪伴成长式服务伴随企业发展壮大全周期。
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唐山市机器人实现了集群式发展。唐山市高新区是该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当地税务部门持续巩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果,“一企一策”做优全流程服务,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突破。
日前,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数十台消防灭火机器人、矿用巡检机器人、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兵团”正整装待发。经过技术人员检测合格后,它们将被发往国内多个城市,参与生产作业。
作为国内特种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拥有280余项关键技术专利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特种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特种机器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
各种支持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成为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的动力。2023年,开诚智能预计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596万元,这将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更多资金保障。
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是再生医学的重要部分,被认为是治愈癌症的新希望,成为生物领域研发的热点。
2020年12月,承德合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重点建设综合细胞库及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并利用开发区标准化厂房进行医疗pcr检测设备、检测试剂盒、干细胞分离仪器生产及细胞药和医疗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等。
“干细胞以及罕见病治疗领域专业性强,第三代免疫细胞inkt疗法技术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而且成果转化慢,稳定的资金链至关重要。”合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井华介绍,“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我们降低了研发成本。截至目前,我们已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300余万元。”
河北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省税务系统将以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落实继续为科创企业赋能,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